星期日, 5月 15, 2011

生活享受與核電的省思 胡寶林(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教授)

日本大地震、九二一大地震以及八八莫拉克颱風水災的損傷,都是不可抹滅的慘痛記憶。表面上,這些都好像是大自然無常所引起的嚴重災害;實際上我們亦知道,人類已經不斷破壞地球生態平衡及挑戰人為災難的極限。
不當伐林及水土破壞的農林業、核安威脅的選址、密集人口的超大都市和200年來超級排碳的工業時代消費…等等,都是禍首。1972年「羅馬俱樂部」支助的科學家以「成長的極限」(The Limits to Growth)一書的研究成果公諸於世,並提出因人口及經濟成長導致地球生態失衡危機的警告;1974年「羅馬俱樂部」前研究成員Dennis Meadows又出版了「超出極限」(Beyond growth )一書,宣稱挽救地球危機又晚了20年。看看今日全球暖化的真相,地球人自救是否又晚了40年?我們尚有多少個40年?著名科學家史蒂芬・霍金曾宣稱:適宜人類生存條件的極限可能少於200年。
不論各類報告或預言是否危言聳聽;自然災害如何無常恐怖,我們很清楚,關乎地球生存條件極限的最大人為主因有能源浪費、資源匱乏、全球暖化和人口成長四項,卻很少提到人類無止境的「生活享受欲望」。
不論因全球暖化而導致海平面升高的威脅有多嚴重,其中人口成長和生活享受欲望才是極限的關鍵。Tony McMichael 在「人類浩劫」(Human Frontiers, Environments and Disease,2001)一書中曾說:「2000年世界上有60億人口(筆者注:2008年已有68億了),2050年上看90億人。然而世界上四分之三人口的資源消耗量尚非常少、如果單指西方國家(指已開發國家,包括臺灣)的6億人要活得公平,要能享受現代科技生活水準的話,地球就維持不下去,要6億人生活水準一致就得加上兩個地球;10億人就得增加四個地球。」那麼,全球90億人口要多少個地球呢?目前已算出全球可耕地的最大極限只能養活略有家庭計畫的120億人口(本世紀末就會達到)。Tony McMichael認為,若不奢求享受水準,全球可耕地提供合理營養的糧食產量可維持大約40億人口,如果以最起碼的素食為主的糧食生產,則可養活足夠營養的70億人。亦即至本世紀末尚缺50億人口的合理糧食。表示這世界要註定不公平?連已開發國家都難照顧公平,那發展中的國家呢?
近來政府偶而宣導「一周只吃一天素」,這是不夠的,為了子孫的足夠耕地,我們不能再浪費耕地栽種動物飼料,也不能再濫用化肥及單一農業(mono culture)導致廢田。大家均宜練習「每週只吃一天肉」的保護農地永續措施!起碼可提高全球70億人的合理營養或穩住臺灣島民未來的糧食和健康。
其實是工業時代人類的生活享受欲望導致無理耗用資源和能源。今日富裕國家(包括臺灣) 要省思節制許多不自覺的豪華生活:豪宅、超量家電、家家兩部的汽機車、成天接送孩子的排碳運程、不拔充電噐、追逐流行的新產品…等等。如果消費者沒有不自覺的享受欲望,工業生產也就不會耗用能源排碳而致全球暖化。消費者最愛追流行,享用年年創意出新的電子和電腦產品。雖然現在已有許多智慧型的省能環保產品,但人類的欲望難節制。譬如,當節能的洗衣機問世後,因為省電,原本不需烘乾機的用戶又去買了烘乾機。本來裝了吊扇的房間,不太需要冷氣機,因節能靜音的冷氣機問世又買了冷氣機。手提電腦已用得不錯了,又追求I pad和平板電腦這種大玩具。無止境的享受欲望和消費地球的玩興啊!為了高級生活,便不得不要這最危險的核電大玩具。恐怕再玩兩百年可能是地球存亡絕續的極限了!人類真像溫水熱鍋中的青蛙啊!
針對福島核災及過去的幾起核災,政府更應正視核電廠的安全,尤其是核一與核二廠附近的山腳斷層帶。我們不論反核與否,都更應省思節能減碳的政策及個人的環境倫理。然而,環保道德意識及行動絕對敵不過人類生活享受欲望的墮性!一切的行動唯有通過公共社福政策及法令管制才會湊效。因此,能源稅、資源耗量稅、排碳稅、轎車哩程稅、家電超用度稅、奢侈稅、免洗餐具稅、甚至肉食稅…,早晚都應上路。譬如,垃圾隨袋收費或垃圾不分類開罰,都是很好的政策。有了家電超用度稅,大家就乖乖隨手關燈和拔掉充電插頭。政府還有更多減碳的措施不動如山。我們更應及早督促政府改善放任排碳的政策,就可減少或廢止核電。譬如,臺灣各大小都市(除了臺北)的大眾運輸公車福利仍不改善,全國12米以下車道不設人行道和騎樓空間不打通的落後市容不改革 (中央政府只獎勵郊外的千里步道和腳踏車道),人民就只好用機汽車來自救而致大量排碳;國家標準局和建築技術規則不訂定屋頂和外牆省能隔熱的法令,住戶就只好超愛冷氣機。
先省思減碳政策及生活享受的欲望,先計算核災的社會成本和誠實公佈現存核安的隱憂,才有談論核電存廢或補強的正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