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鄰講座」邀約對象與主題:
(1)賴青松與「穀東俱樂部」、
(2)「燕林書店」裡的佳林和素燕、
(3)林苑玲介紹「走路可以到的(兒童)圖書館」與「小大聯盟」、
(4)集集小站和「集集合院民宿的生活實驗」、
(5)黎振君夫妻的「黎屋夥房」文化工作室、
(6)主婦聯盟共同購買與綠色消費、
(7)呂立聰的「自主學習資源交流中心」與「理念社區」、
(8)德國「汗得學會」與協力造屋行動、
(9)「荒野協會」的野人朋友、
(10)許文慈的「自然飲食、自然農法與廚餘堆肥」、
(11)居家生產紀錄片與現身說法座談會、
(12)呂嘉惠潛水經驗slide-show、。
星期二, 2月 01, 2005
寒假休館期間
本學期社團活動進行到1月21日為止。
寒假休館期間為94.1.29(六)-94.2.13(日),共計16天。
下學期開放/開張日為94.2.14(一)-94.7.1(五)
暑假休館期間為94.7.2(六)-94.7.17(日)為止。
寒假休館期間為94.1.29(六)-94.2.13(日),共計16天。
下學期開放/開張日為94.2.14(一)-94.7.1(五)
暑假休館期間為94.7.2(六)-94.7.17(日)為止。
芳鄰志工組織
●召集人:琪芬
(社區聯絡、對內召集、協調、培訓)
●活動組:麗容
(含企劃、執行兩部分)
●課輔組:佩玲
(召募、造冊、伴讀、提供茶點)
●二手資源管理:淑樁
(造冊、收納、清潔、標示、上架)
●工具材料管理:信傑
(造冊、分類收納、標示、整修)
●玩具管理;郁芳
(檔案造冊、修整、清點、借還管理)
●文書管理:美豐、德明
(檔案建管、文件打字、影印、翻譯檔管
理)
●圖書管理:慧娟
(採購、編碼、登錄、上架、修補、清點)
●會員管理:玲文
(造冊、招募迎新、連絡、照顧)
●財產管理:佩芳
(現金、收支帳冊及報名、財物造冊)
(社區聯絡、對內召集、協調、培訓)
●活動組:麗容
(含企劃、執行兩部分)
●課輔組:佩玲
(召募、造冊、伴讀、提供茶點)
●二手資源管理:淑樁
(造冊、收納、清潔、標示、上架)
●工具材料管理:信傑
(造冊、分類收納、標示、整修)
●玩具管理;郁芳
(檔案造冊、修整、清點、借還管理)
●文書管理:美豐、德明
(檔案建管、文件打字、影印、翻譯檔管
理)
●圖書管理:慧娟
(採購、編碼、登錄、上架、修補、清點)
●會員管理:玲文
(造冊、招募迎新、連絡、照顧)
●財產管理:佩芳
(現金、收支帳冊及報名、財物造冊)
芳鄰對外連結
芳鄰成長園
主持人 胡寶林老師 詹琪芬
地址:桃園縣中壢市環中東路708巷50號1樓 電話:4385820
對外連結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會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
●中原大學課外活動組
●桃園自學家庭聯誼會
●全景紀錄片工作室
●儒林部落工作室
●黎屋夥房文化工作室
●燕林書店
●集集合院民宿的實驗
●居家生產水中生產
●「琉璃光/宇愛光協會」與身心靈整合
●「主婦聯盟」&綠色消費
●德國「汗得學會」&協力造屋
●「自主學習資源交流中心」
●「穀東俱樂部」
●「自然家園協會」
●「荒野協會」
●「小大聯盟」&「小大繪本館」
●中壢木匠之家
主持人 胡寶林老師 詹琪芬
地址:桃園縣中壢市環中東路708巷50號1樓 電話:4385820
對外連結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會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
●中原大學課外活動組
●桃園自學家庭聯誼會
●全景紀錄片工作室
●儒林部落工作室
●黎屋夥房文化工作室
●燕林書店
●集集合院民宿的實驗
●居家生產水中生產
●「琉璃光/宇愛光協會」與身心靈整合
●「主婦聯盟」&綠色消費
●德國「汗得學會」&協力造屋
●「自主學習資源交流中心」
●「穀東俱樂部」
●「自然家園協會」
●「荒野協會」
●「小大聯盟」&「小大繪本館」
●中壢木匠之家
讀經典 請教思佳老師
為了讓大家對讀經典更加了解,特別將幾個常見的問題請教思佳老師:
問:請問讀經班讀些什麼呢?
答:讀經就是熟讀經典,讀經典,就是讀最有價值的書,無論是中外各國的經典,皆為誦讀的內容。茲節錄一段王財貴教授在兒童讀經說明手冊中的一段話來說明『…提倡兒童讀經教育,即是要利用他兒童期的記憶力,記下一些永恒的東西。反覆誦讀,是兒童的自然喜好!背書,是他的拿手好戲!你不準備些有價值的書讓他背,他就只好背小學課本,甚至背電視廣告。而且在其記憶力正發展的時候加以訓練,其記憶能力會達到較高的頂峰,一輩子維持在較高的水準上,一生都受其益。(根據近年的實驗,讀經半年一年之後,約有百分之五十的兒童,可達到近乎「過目不忘」的能力。)』
問:請問需要講解或說明內容嗎?
答:這是個好問題,亦節錄一段兒童讀經說明手冊:『兒童的經典教育總括地說,只有兩個重點,即是:從教材說,自小就讓他接觸「最有價值的書」,「永恒之書」,只要有價值,不管艱深不艱深。從教法說,就是要他多唸多反覆乃至於會背誦!只要能背,不管懂不懂。...有些人認為理解才重要,認為叫一個不理解文意的人背書,是不應該的,認為那是「填鴨」的教育,所以特別譏之為「死背」「食古不化」而反對之。
殊不知,該「死背」的時候,就須「死背」,應「食古」的地方,就須「食古」,這正是合乎人性的教育。他如果善於背而給他背,他很自然就背上了,怎可說是「填鴨」呢?「填鴨」,是鴨胃小,吃不下,硬填,填了不消化,現在,兒童背誦的能力強得很,好像一頭有四個胃的牛,給他「讀經」,應該比喻為「填牛」!填多了,他慢慢「反芻」去!你現在不給他好好的「吃」幾本經典,正是「餓牛」,等他長大了,一點本領也拿不出來。所以這時不給兒童背誦,正是浪費他的時光,遏止他的成長。反之,如果理解力發展未到時機,硬要他「理解」,就像現今的科學教育,教材太深,超乎正常學生的理解力,又加上參考書和聯考的推波助瀾,造成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的兒童青年「怕」數學,「怕」科學!因為有關理解力的推進,在兒童少年時期,是只能憑其天生的發展,而很難訓練的。天份高,早開竅的,只佔少數,我國的科學教育是以高標準來要求一般的學生,所以有絕大多數的人產生學習的困難,而這困難,是不能「勤以補拙」的,是打他他,也沒有辦法的。沒有能力學習而硬逼著他學習,學生本人和全家人都為了數學科學教育,生活在恐懼痛苦中,長達六七年之久,這才是真正的「填鴨」元凶呢!我真希望我們的科學教育學學美國,把數學科學教育的難度降低兩三年程度,使人人先不怕數學科學,而代之以多量而多變的習作,以養成善用思考的習慣。我們初中高中的數學科學知識實在太深,平時生活用不上,而其高度又不足以參與發明創造,變成兩不著邊!其實一個民族要迎頭趕上科學,恐怕不是教一般人在課程上塞得很多就可以的,而是要出「天才」,有創造性的科學家要靠天才,我們應在發現並特意培養科學天才上努力,方是正途。一般人所需要的思考訓練是邏輯和人生哲學,而我們高中教育卻沒有邏輯和哲學,我們現在的學校教育,是想要以科學知識的學習和數學演算來訓練洞察力與思考力,但學那麼深的數學理化,又要求解題速度,剛好不能培養其洞察的眼光和思考的習慣,只有令他在學校時以解題技巧掠取分數而已,只令他一輩子害怕思考心胸滯濁而已。這樣的教育不但不能培養出有創造力的科學家,連整個社會的「科學精神」「研究風氣」也都被扼殺了,此「科學填鴨」之過也。
所以,科學教育與語文教育走的是兩條路,都應好好照顧,在兒童時期,讓他在語文學習上「死背」「食古」,猶如電腦之輸入資料,愈多愈好,選擇愈珍貴的愈好,「食古」多了,其中自會有所醞釀發酵,將來他理解力發展到了,或生活經驗的時機恰合了,自然「活用」出來。生命是難以測度的,你安知「食古」一定「不化」?依認知心理學家的觀察,記憶多的人,其理解力也相對提高,其想像力也比較豐富,我們當然不能像考數學這樣確切判定他一定懂還是不懂,也不能像實驗室實驗一樣預測他什麼時候能用得上,甚至怎麼用,但我們至少可以知道的是:預備著總比不預備好,寧可預備了而不用,也不要等到要用時,一無所有,事到臨頭,只憑原始的一點聰明,因著刺激而反應,常不免慌亂失據,窘態畢露!
以上是從「懂不懂,有用無用」的角度看,說經典教育是可以暫時不懂,但將來卻有大用的,以破除當今偏頗的教育思想,若再進一步說,光從「用得上用不上」的角度來衡量經典教育,也還是很表面的。究實而言,讓一個兒童接受經典教育,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是要他長遠地默默地變化其氣質,使他的生命陶溶出某種深度,以維護人性光輝,以提升人格品質,以造就人才,以陶鑄大器。這是人類天經地義的期盼,這是教育主政者以及所有教師所有家長的責任!現今社會上校園中問題青年問題學生愈來愈多,大家都知道,原因不是出在經濟上,也不在聰明不聰明上,甚至也不是知識夠不夠的問題,而是文化教養的問題!文化教養之出問題,其來已久,病怎麼來就要怎麼去,有人天真的以為社會亂到一個程度,就會「物極必反」地自我糾正,這是錯把天地的自然變化誤想了文化也會如此。天地可以自然的循環,但文化是人自己走出來的。壞,是人的自我破壞;好,也需要人的自我培植。我們社會必須重植文化之根!而植文化之根的最簡易可行之策即是教兒童讀經,使他及早有文化的浸潤。這種工作,雖然不一定能立竿見影,但這卻是一個有憂患意識的知識份子,一個謀國以忠的政治家所應慧眼洞見的遠謀!有些現代人的心態,凡不能一時見效的,就等不及,凡不能供將來耍嘴皮爭名位的,就認為沒有用,這是社會風氣的浮淺,是人間世的衰象!要給兒童讀經,凡此等陋習鄙見均須淘濾淨盡才可。 』
問:從讀經班回家後,可以怎麼跟孩子互動呢?
答:孩子回家後,若願意主動誦讀當然很理想,若爸媽願意與孩子一起共讀更理想,因為經典可以讀一輩子,也可以請孩子朗讀給爸媽聽,或來訪的長輩聽,讓孩子有機會複習誦讀,不管孩子讀得如何,都要記得要大大的讚美孩子喔!因為是肯定他願意讀經的行為,只要一直讀下去,一定會越讀越順利的。或者可以請孩子當「導讀小老師」,讓爸媽一句一句跟著唸,孩子會很有成就感哩!
看完以上的介紹,您是否對讀經典更了解呢?還有疑問嗎?沒關係,歡迎親自來「芳鄰讀經班」,看看讀經的孩子們,也跟思佳老師面對面聊聊喔!
華山書院 關於讀經典的各種資訊,亦有兒童讀經教育說明手冊,可線上閱讀,是寶庫。http://www.chinese-classics.com.tw/cid/classics2/
全國讀經教育交流網 與世界各地的讀經好友連線討論,有任何疑問通通可以提出來喔!
http://yp719.et.cyu.edu.tw/cgi-bin/leobbs.cgi
問:請問讀經班讀些什麼呢?
答:讀經就是熟讀經典,讀經典,就是讀最有價值的書,無論是中外各國的經典,皆為誦讀的內容。茲節錄一段王財貴教授在兒童讀經說明手冊中的一段話來說明『…提倡兒童讀經教育,即是要利用他兒童期的記憶力,記下一些永恒的東西。反覆誦讀,是兒童的自然喜好!背書,是他的拿手好戲!你不準備些有價值的書讓他背,他就只好背小學課本,甚至背電視廣告。而且在其記憶力正發展的時候加以訓練,其記憶能力會達到較高的頂峰,一輩子維持在較高的水準上,一生都受其益。(根據近年的實驗,讀經半年一年之後,約有百分之五十的兒童,可達到近乎「過目不忘」的能力。)』
問:請問需要講解或說明內容嗎?
答:這是個好問題,亦節錄一段兒童讀經說明手冊:『兒童的經典教育總括地說,只有兩個重點,即是:從教材說,自小就讓他接觸「最有價值的書」,「永恒之書」,只要有價值,不管艱深不艱深。從教法說,就是要他多唸多反覆乃至於會背誦!只要能背,不管懂不懂。...有些人認為理解才重要,認為叫一個不理解文意的人背書,是不應該的,認為那是「填鴨」的教育,所以特別譏之為「死背」「食古不化」而反對之。
殊不知,該「死背」的時候,就須「死背」,應「食古」的地方,就須「食古」,這正是合乎人性的教育。他如果善於背而給他背,他很自然就背上了,怎可說是「填鴨」呢?「填鴨」,是鴨胃小,吃不下,硬填,填了不消化,現在,兒童背誦的能力強得很,好像一頭有四個胃的牛,給他「讀經」,應該比喻為「填牛」!填多了,他慢慢「反芻」去!你現在不給他好好的「吃」幾本經典,正是「餓牛」,等他長大了,一點本領也拿不出來。所以這時不給兒童背誦,正是浪費他的時光,遏止他的成長。反之,如果理解力發展未到時機,硬要他「理解」,就像現今的科學教育,教材太深,超乎正常學生的理解力,又加上參考書和聯考的推波助瀾,造成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的兒童青年「怕」數學,「怕」科學!因為有關理解力的推進,在兒童少年時期,是只能憑其天生的發展,而很難訓練的。天份高,早開竅的,只佔少數,我國的科學教育是以高標準來要求一般的學生,所以有絕大多數的人產生學習的困難,而這困難,是不能「勤以補拙」的,是打他他,也沒有辦法的。沒有能力學習而硬逼著他學習,學生本人和全家人都為了數學科學教育,生活在恐懼痛苦中,長達六七年之久,這才是真正的「填鴨」元凶呢!我真希望我們的科學教育學學美國,把數學科學教育的難度降低兩三年程度,使人人先不怕數學科學,而代之以多量而多變的習作,以養成善用思考的習慣。我們初中高中的數學科學知識實在太深,平時生活用不上,而其高度又不足以參與發明創造,變成兩不著邊!其實一個民族要迎頭趕上科學,恐怕不是教一般人在課程上塞得很多就可以的,而是要出「天才」,有創造性的科學家要靠天才,我們應在發現並特意培養科學天才上努力,方是正途。一般人所需要的思考訓練是邏輯和人生哲學,而我們高中教育卻沒有邏輯和哲學,我們現在的學校教育,是想要以科學知識的學習和數學演算來訓練洞察力與思考力,但學那麼深的數學理化,又要求解題速度,剛好不能培養其洞察的眼光和思考的習慣,只有令他在學校時以解題技巧掠取分數而已,只令他一輩子害怕思考心胸滯濁而已。這樣的教育不但不能培養出有創造力的科學家,連整個社會的「科學精神」「研究風氣」也都被扼殺了,此「科學填鴨」之過也。
所以,科學教育與語文教育走的是兩條路,都應好好照顧,在兒童時期,讓他在語文學習上「死背」「食古」,猶如電腦之輸入資料,愈多愈好,選擇愈珍貴的愈好,「食古」多了,其中自會有所醞釀發酵,將來他理解力發展到了,或生活經驗的時機恰合了,自然「活用」出來。生命是難以測度的,你安知「食古」一定「不化」?依認知心理學家的觀察,記憶多的人,其理解力也相對提高,其想像力也比較豐富,我們當然不能像考數學這樣確切判定他一定懂還是不懂,也不能像實驗室實驗一樣預測他什麼時候能用得上,甚至怎麼用,但我們至少可以知道的是:預備著總比不預備好,寧可預備了而不用,也不要等到要用時,一無所有,事到臨頭,只憑原始的一點聰明,因著刺激而反應,常不免慌亂失據,窘態畢露!
以上是從「懂不懂,有用無用」的角度看,說經典教育是可以暫時不懂,但將來卻有大用的,以破除當今偏頗的教育思想,若再進一步說,光從「用得上用不上」的角度來衡量經典教育,也還是很表面的。究實而言,讓一個兒童接受經典教育,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是要他長遠地默默地變化其氣質,使他的生命陶溶出某種深度,以維護人性光輝,以提升人格品質,以造就人才,以陶鑄大器。這是人類天經地義的期盼,這是教育主政者以及所有教師所有家長的責任!現今社會上校園中問題青年問題學生愈來愈多,大家都知道,原因不是出在經濟上,也不在聰明不聰明上,甚至也不是知識夠不夠的問題,而是文化教養的問題!文化教養之出問題,其來已久,病怎麼來就要怎麼去,有人天真的以為社會亂到一個程度,就會「物極必反」地自我糾正,這是錯把天地的自然變化誤想了文化也會如此。天地可以自然的循環,但文化是人自己走出來的。壞,是人的自我破壞;好,也需要人的自我培植。我們社會必須重植文化之根!而植文化之根的最簡易可行之策即是教兒童讀經,使他及早有文化的浸潤。這種工作,雖然不一定能立竿見影,但這卻是一個有憂患意識的知識份子,一個謀國以忠的政治家所應慧眼洞見的遠謀!有些現代人的心態,凡不能一時見效的,就等不及,凡不能供將來耍嘴皮爭名位的,就認為沒有用,這是社會風氣的浮淺,是人間世的衰象!要給兒童讀經,凡此等陋習鄙見均須淘濾淨盡才可。 』
問:從讀經班回家後,可以怎麼跟孩子互動呢?
答:孩子回家後,若願意主動誦讀當然很理想,若爸媽願意與孩子一起共讀更理想,因為經典可以讀一輩子,也可以請孩子朗讀給爸媽聽,或來訪的長輩聽,讓孩子有機會複習誦讀,不管孩子讀得如何,都要記得要大大的讚美孩子喔!因為是肯定他願意讀經的行為,只要一直讀下去,一定會越讀越順利的。或者可以請孩子當「導讀小老師」,讓爸媽一句一句跟著唸,孩子會很有成就感哩!
看完以上的介紹,您是否對讀經典更了解呢?還有疑問嗎?沒關係,歡迎親自來「芳鄰讀經班」,看看讀經的孩子們,也跟思佳老師面對面聊聊喔!
華山書院 關於讀經典的各種資訊,亦有兒童讀經教育說明手冊,可線上閱讀,是寶庫。http://www.chinese-classics.com.tw/cid/classics2/
全國讀經教育交流網 與世界各地的讀經好友連線討論,有任何疑問通通可以提出來喔!
http://yp719.et.cyu.edu.tw/cgi-bin/leobbs.cgi
芳鄰小孩藝術聯歡營
活動內容
直覺編織
手抄紙
鐵罐燈籠
動手做點心
晨間散步
溜狗
陪伴的大人
李明梅, 胡寶林, 詹琪芬, 楊郁芳, 李思佳
時間
2/1/2005~2/3/2005
費用
600 (一天), 800 (二天), 1000 (三天)
名額
10人, 可過夜
直覺編織
手抄紙
鐵罐燈籠
動手做點心
晨間散步
溜狗
陪伴的大人
李明梅, 胡寶林, 詹琪芬, 楊郁芳, 李思佳
時間
2/1/2005~2/3/2005
費用
600 (一天), 800 (二天), 1000 (三天)
名額
10人, 可過夜
資訊媽媽冬令營 二月份
資訊媽媽冬令營
學習目標
1. 熟悉電腦基本功能與操作方式
2. 使用網際網路擷取生活資訊
3. 升級 e世代孩子的e媽媽
上課內容
認識電腦
上網查藝文資訊
上網訂火車票
上網查政府資訊
運用網路貨比三家
整理數位照片
使用電子郵件
上課時間 (三天合計九小時)
第一梯次 2/23(三)-2/25(五) 9:00-12:00 am 5名學員
上課方式: 老師講解, 學員一人一機實際操作
費用: 會員 1200, 非會員 1500
講師:
中原大學電子系研究生 時定樑
指導老師: 中原大學電子系 張耀仁副教授
活動策劃: 詹琪芬 (受理報名, 電話 438 5820)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