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2月 02, 2009

芳鄰家庭營造的起步 胡寶林

我過去輔導過幾個社區組織團體,一直沒有自己居住地點的社區工作站。
很羨慕一些成功的組織,尤其是那些在鄉鎮村落的921地震重建工作站組織。村民平時在鐵棚陋屋中就可以閒話家常或正式開會,商議一些事情,都不一定要特別邀約。許多都市型的社區營造或文史工作站,都是為了工作和開會而設,通常裏面有陳列資料版面或模型展示區,除此之外就是開會用的長桌及一桌一椅的辦公區。
我時常思考,什麼是社區總體營造的目的?是以改造環境和產業振興為前提?是培力自主,抗爭社區環境危機?這些都是社區動員的好理由。然而,在危機不彰顯的平時,社區就難動員,除非大家找到很好的議題。譬如社區歷史故事挖掘,社區古蹟導覽或社區藝術活動。表面上看似既無風無雨也無晴的平日,辦跳蚤市場或園遊會是最好動員居民的方法。大家都愛歡樂嘛! 然而,活動之後呢?或是那些急功好義時常去開會,去活動的社區媽媽或義工爸爸,他們不斷地服務,不斷地扮演「雞婆」;個人找到了社區歸屬,家庭生活可能會被忽略。
我時常思考到底社區總體營造的「總體」有沒有包括家庭幸福這一環的幸福感,無可否認,社區環境改造和產業振興,多少都會帶來社區安身和美好環境的幸福感,也是留得住在地人的主要關鍵。不過一旦環境改造或產業利益對個人私利有所衝擊時,人與人間的生命價值觀或生命共同體的意識便會受到考驗。那麼,社區組織在何時或如何去充實上述的價值觀呢?辦講座或讀書會也許是很好的生活成長觸媒。問題是,家裡成員都能同調成長嗎? 如何令社區成員有互信互愛的生命共同意識?或者,如果社區媽媽或義工爸爸的培力自主意識都在家庭中單方地獨自成長進步,家裡會不會鬧「革命」呢?
許多人都同意社區營造的最終目的是有生命共同體意識的社區人。這社區「人」應不僅是家庭的代表人吧?更不應是熱心社團活動的社團人吧?應該是整個社區中的家庭人,和這些市區團體再一起感覺到家庭幸福的一個個家庭!讓家庭在社羣中有真的歸屬和學習到解決人生諸多問題的能力,也許才是成功的社區營造。
多年來,我心中浮現一個「家庭營造」的觀念;成功的社區營造須包含家庭營造!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我總是習慣時常把家人帶到職場去,讓他們和我一體認識工作的團隊,令我的家庭生命共同體與我不會有太多的斷層。當然,我的職業生涯以教學為主,能給予上述習慣的便利;然而我也有八年是在事務所上班的,我多數都認識老闆的家人,也把老闆或同事請來家裡設宴。千萬別以為我是拉交情,其實這是生活的樂趣。我的工作和下班後回到家裡的生活時常難以分割,工作和生活才不截然劃分,工作就沒有上班或加班的疲累心情。我並非天天都把工作帶回家,我在家裡分享我的工作成就樂趣和待理的問題,內人及小孩有時會一起亂出主意;若有成功,家人也一同感到歡樂與榮耀。時至今日,我做了主管或帶「兵」的教授,我的另一半還是習慣在大夥兒們加班教時,親烤糕餅送到研究室或芳鄰工作站,同人們就精神百倍,這就是有大家庭的工作感覺嘛!
社區營造工作站應該是一個大家庭的基地。
家庭怎麼營造?一個家庭很難獨自營造,大家時常說:「家是避風港、家是快樂窩。」不過,有些時候,家也是愛恨交加的擂台。不知有多少小說的主題是那些一團亂的大家族。如今的核心小家庭有幸是可以陽光多過風雨的。然而,家庭這場要上演一生的戲,有太多的關愛、理想和紏葛,家的成員常常是糾纏在自我解放或兼顧親情的抉擇中。這種紏葛,比在社會或職場還難處理。那不是揮一揮袖子那樣子瀟灑的。家庭營造有許多愛、教養、家風、健康、溫飽、期望、夢想、感恩的課題,總的來說,就是共同知性成長的課題。
社區營造的課題也是鄰里和樂、安全、健康、產業以及自主歸屬。其關鍵仍是「知性成長」的核心價值,如果居民都能理性互動的對話才能理清公私的利害議題。理性和知性成長如何推動?社區營造不能忽略讀書、學習和論述。
我常常構想,社區工作站最好像個家庭活動中心,在中心裏,誰都認識誰。工作站最好也像宗教團體,而宗教團體成員從來都是拖男帶女地全家參與。因為這是一個生命信仰的大家庭。社區工作站最好也有共同的信念,唯有信念才維繫大家在一起。其實,許多有強大向心力的團體或幫派都有共同的信念,使命或飲血的誓言。
成功的社區不也有社區憲章嗎?
社區共同體的信念是基於社區和家庭幸福的。社區憲章的基本信念異於飲血立誓或迷信邪教的服從領導信仰。社區幸福的基本信念一定是從「愛」和「共生」出發。
唯有友愛與和樂互動,才觸到個人生命的深處,才有共同的幸福感和地方感。
要懂得友愛的幸福,就是感動,感動的源頭是知性的明理和共同成長的渴求。愛,是安定和互助的保障。人的一生都要經營自我的成長,家庭就是共同扶持成熟的人格熔爐,而不是假日一起郊遊烤肉的燒肉爐!社區和樂安居靠的是大家公德無私的共同成長。
因此,芳鄰社區工作站的名稱叫做「芳鄰成長園」。他的組成是由詹琪芬主持的「中壢同行小大讀書會」加上我主持的中原大學「生活環境研究室」的成員合成的。
我們有幸廉價租到100坪的閒置空間,這環境足夠有餘經營一個大家庭式和活動中心式的工作站。家家大小都有機會感動自我成長和生命共同體的樂趣而前來参與,這是優勢條件。我們在既無風雨也無晴的中原大學側門外的小眷村中茁壯。五年後,我們常來的家庭已由10個成長為100個家庭,我們不為危機而動員結合,而是因與成長互相關心的家庭活動而結合。
我們的社區起點和邊界在哪裏?我們在中原大學校園和大學城中的眷村社區和大多數是中原國小學生家庭的社區,他的邊界是超越地方的,各個家庭從中壢四面八方前來,五年中,有些家庭搬到大溪、八德、台北或宜蘭,仍然疏疏密密地到芳鄰成長園來。
這是一個以「愛、生活、學習、成長」為類宗教信念的社羣。

沒有留言: